< 返回

跟着徐霞客游佘山系列:天马山之旅

来源:平台发布  发布时间:2024-12-24  点击量:7

上午始行

盖前犹东迂之道

而至是为西行之始也

三里过仁山

又西北三里

过天马山

又西三过横山

又西二里

过小昆山

又西三里

入泖湖

徐霞客游记中曾多次提起过上海松江的九峰三泖地区,而所谓九峰三泖则是以佘山、天马山、辰山为代表的,现今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九座山峰和长泖,大泖、圆泖三处属于太湖尾闾的水域的并称。

微信图片_20250103130818.jpg

徐霞客的古水道之行,便是从东佘山出发,途经辰山、天马山、横云山、小昆山、汤村,最后到达泖河的路线。

近400年的沧桑变化日新月异,现今回首过去,让我们一起跟随徐霞客的脚步,重游今日的松江古水道,再现其中的奥妙所在。


天马山

图片2.jpg

斜塔映翠,郁郁苍苍。天马山山如其名,山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马,山势陡峭,纵横东西。

图片3.jpg

又西北三里,过天马山,徐霞客古水道之行的第三站便是此处。

图片13.jpg

天马山原名干山,相传春秋时,吴国铸剑大师干将葬于此,据元杨维桢《干山际》记:“世传夫差冢干将其山”。又据旧《图经》记:“有干姓者居此”。

山之东麓,有一看剑亭,系元杨维祯所筑。当年杨维桢得知干将葬于此的传说,遂建此亭,以求干将剑。

护珠塔是天马山上最著名的地标建筑。护珠塔又称宝光塔。《干山杂志》中记载,宋绍兴丁丑,招抚使周文达奉高宗所赐五色佛舍利藏于中。石显宝光,故名。

图片10.jpg

据清人诸联的《明斋小识》记,乾隆53年(1788年),寺里演戏祭神,燃放爆竹,因而起火,烧去塔心木及扶梯楼板等,仅剩砖砌塔身。后有人在砖缝中发现宋代元丰钱币,遂拆砖觅宝,使底层西北角砖身渐被拆毁,形成一个约2米直径的大窟窿,以毛石垫补,因此塔身倾斜日趋严重。

天马山的故事历经千年,每一处都诉说着历史,每一处都散发着人文魅力。时至今日,依然是九峰群山中闪耀的历史人文瑰宝。

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电话:021-37656895 联系地址:上海市松江区沈砖公路4721号

沪ICP备11027303号-1    公安备案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036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