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2-05-28 00:00:00
自《徐霞客游记》开篇日被设为“5·19”中国旅游日后,“徐霞客游线”备受关注。记者从区商旅委了解到,徐霞客曾5次到佘山,最后一次西南远游的起始点也是佘山。从佘山出发,沿着徐霞客的足迹重走古道,看300年沧海桑田,感受古代探险家的游历心情。佘山国家森林公园由东佘山园、西佘山园、天马山园、小昆山园组成。要想尽览美景,必要走走停停,体力充沛的游客可以选择骑游的方式,来趟深度游。
徐霞客最后一次西南远游始于东佘山。当时山上住着明代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陈继儒,徐霞客5次到佘山4次拜访陈继儒,与陈结为忘年交。
天启四年,徐霞客在福建籍学者王畸海引荐下结识陈继儒,初次相会就结成了深厚的忘年之谊。他称陈继儒为“眉公”,陈继儒则因他酷爱旅行,经常餐霞露宿于山林野泽之间,为他起了“霞客”的别号,“徐霞客”之名便是从这时开始使用,从此传遍天下。
崇祯元年(1628年)中秋,43岁的徐霞客闽游归来,第三次来到陈继儒结庐隐居的东佘山。在陈继儒的白石山房(又称顽仙庐)里,徐霞客谈到了居丧期满后的浙、闽、粤之游,与黄道周的结识,以及决定择日西游、献身山水地理考察的志向……时而栩栩神动,时而慷慨激昂,本来有些寡言的徐霞客竟然滔滔不绝,一反往常。陈继儒被他的叙述打动,许诺帮他完成大志。乘兴他又邀霞客到西佘山的另一位有山水之好的隐居者施子野(绍莘)处,三人诗酒相对,歌舞助兴,同叙山水情,共赏中秋月,在施子野的西佘草堂度过了美好的夜晚。
徐霞客西南之游前,最后一次到佘山,是特地向陈继儒拜别的。年过八十的陈继儒主动为徐霞客写了多封给西南友人的信札,收信人包括丽江土司木增,鸡足山僧侣弘辩、安仁,云南晋宁学者唐泰等人,且都是一式两份,一份寄出,一份让徐霞客随身带去,以使霞客在远游途中能得到种种方便,遇到困难时可以获得帮助。正如陈继儒所担心的那样,徐霞客在游到湖南湘江时,遭遇行李被盗,行李中的银两、信函全部失去。好在云南的这些友人均已收到陈寄来的信件,早已恭候霞客的到来。对于81岁高龄的陈继儒来说,这是他所能给予徐霞客最大的帮助了,而对于徐霞客来说也恰巧是最珍贵的、最有价值的帮助。
东佘山南峰东南坡底秀水环绕的一块巨型石矶,是陈继儒隐居东佘山时常来垂钓之处。经兰竹桥,在368级登山步道的中间段可以看到一处崖壁上有亭翼然,这是后人为纪念“山中宰相”陈继儒,在白石山房的遗址上建起的一座凉亭。既能让游客避风挡雨,小憩品茗;又可岳峙峭壁,临崖观景,云间人家平畴万里,四海清露,九州烟坠,自有一种凌空鸟瞰,并吞八荒的气势,是佘山一处理想的观景胜地。
据《游记·浙游日记》载:“丙子九月……二十五日清晨,眉公已为余作二僧书,且修以仪。复留早膳,为书王忠纫乃堂寿诗二纸,又以红香米写经大士馈余。上午始行。前犹东迂之道,而至是为西行之始也。三里过仁山。又西北三里,过天马山。又西三里,过横山。又西二里,过小昆山,又西三里,过泖湖。”
版权所有: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
联系电话:021-37656895
联系地址:上海市松江区林荫新路1999号